十大交付原则

  1. 你不是来当老板的——团队主管是仆人, 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伺候工程团队。
  2. 从用户角度出发。
  3. 用独特的方法解决很多人都有的大问题。
  4. 坏的消息就是好的消息。 ——杰克·韦尔奇
  5. 先寻求理解, 再寻求被理解。 ——史蒂芬·柯维
  6. 构建最简洁的可用的产品。
  7. 交付手中有的, 而非脑中想的。
  8. 无法测量的东西也就无法提升。 ——开尔文勋爵
  9. 你不可能做完所有工作, 所以你应首先做那些只有你能做的工作。
  10. 永远走在交付的康庄大道上。

赢在产品定义

  • 第1步:撰写新闻稿
  • 第2步:创建并不断更新FAQ文档
  • 第3步:绘制线框图和流程图
  • 第4步:撰写产品单页和制作10分钟的演示文稿
  • 第5步:在FAQ中增加API文档
  • 第6步:撰写功能规格文档
  • 第7步:找出边界情况并得到团队认可
  • 第8步:客户测试
  • 第9步:想清楚基本的商业要素——命名、 定价和收益
  • 第10步:取得上层的认可

好的新闻稿

好的新闻稿包含以下六大要素:

  • 产品命名
  • 发布时间
  • 标客户
  • 解决了什么问题
  • 如何解决(务必简明扼要)
  • CEO的公开赞辞

产业单页和演示文稿

  • 产品名称
  • 目标客户 + 数量有多少
  • 解决了什么问题 + 这个问题对于目标客户来说有多大价值
  • 解决方案 + 这个解决方案类似线上哪个产品, 为什么你的方案能让竞争对手在长时间内都无法模仿
  • 何时交付 + 主要的里程碑有哪些?
  • 团队背景(仅针对VC)

功能规格文档

  • 简介
  • 目标与非目标
  • 用例或用户场景
  • 型图或线框图
  • API
  • 负载规划
  • 依赖
  • FAQ和开放问题
  • 关键事件

定价

  • 分析竞争对手。如果能够对比定价,你就有了一个好的起点。
  • 调研客户愿意支付多少钱购买产品,虽然他们不一定会说实话。如果你是对比定价,这个数据可衡量定价是否可靠。如果你打算彻底启用一个新定价,这个数据也可参考。
  • 简化初始定价以降低用户理解成本。Google Apps的价格分两个:50美元1年或免费(仅限10个以内用户使用),而微软Live365的定价五花八门,让人眼花缭乱,莫非这正是他们的策略之一?
  • 把已经满足需求的定价再提高一些。等产品正式推出后再想涨价就难了。
  • 不要在定价上争吵不休。通常有些等级更高、脾气更坏的人会对定价有强烈的主张。我建议你立即做出让步,然后继续推进产品的交付,因为定价不是交付的全部——它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步骤而已。

简洁的收益模型

1.估算买家总体市场规模
(1)在我负责Google Talk时,通过估算企业在视频会议、语音会议以及长途IP电话上投入的费用,我发现这个市场规模极具吸引力。
(2)许多消费性产品会向市场推出免费版,即你可以免费使用大部分功能,但如果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或更高级的功能或一些有用的道具,你得为此付费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优先考虑市场规模,后面再考虑付费转化。举个例子,假如Facebook的用户量为8亿多,那么它的市场规模也是8亿上下。
(3)分析报告能帮助你进行估算。 如果做的是一个新产品,你可以从公开免费的市场研究摘要或者VC提供的报告中摘取一些数字进行估算。
2.预估市场规模的增速。它将是你的基线。当市场规模扩大时,你的销售规模也应扩大。
3.估算你的目标市场占总体市场的比率:
(1)估算你针对的细分市场(比如小型企业、中型市场或者大型企业)占总体市场的比率。
(2)估算你可触及的国家的市场规模占总体的比率。你的产品可能一开始只在美国推出,但世界那么大,扩展到其他国家将带给你巨大的价值。
4.估算通过市场推广你能触碰到的用户规模。你可以把预估的市场预算除以关键词的千人印象成本(CPM, Cost Per Mile/impression)来简单估算出该值。
5.预估触碰产品的人中会有多少转化成产品用户。
6.找到其他新用户增长渠道并加入到模型中。假设你的产品中有一套“邀请朋友”机制,你便可以预估它的转化率并加到模型中。
7.最后,将产品定价乘以每个时期增长的用户数便是收益了。如果产品是付费订阅类的,你还可以预估一个续费率然后计算利润。

交付过程

有一套更为有效的交付过程, 它分成7个阶段,任何团队主管都可按图索骥,收获成功与快乐。
阶段一,确定正确的产品方向。如果总是设计垃圾软件,那么你永远不可能交付卓越的产品。
好的产品一定要满足众多客户所共有的某个真实的需求。你的使命就是找到一种独特而有意义的方法去满足这一需求,并且在交付过程中的所有努力都应围绕着这个使命。例如, 你应根据使命来制定产品切入市场的策略。一旦确定了使命和策略,产品定义就会更清晰, 而不会沦为垃圾, 因为它完全符合你出色的策略。
阶段二,尽可能清晰详细地定义产品。
这个过程需要10个主要步骤,包括撰写新闻稿、创建并不断更新FAQ文档、 撰写功能需求文档等。完成这些步骤后, 工程团队就会对项目形成统一的认识,管理层或投资者也会了解并认可产品的设计。这时候所有人都会异常兴奋,而你也可以稍作休息了。
阶段三,设计用户体验。
你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,和设计团队不断沟通、反复迭代,最终构建出良好、直观、简洁的用户体验。你应不断提出问题,促使设计团队始终围绕着产品使命展开工作。你还应该让工程团队和设计团队保持密切合作,确保设计最终可被实现。
阶段四,做一些基础的项目管理工作,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。
当工程团队拿到详细的产品原型图和需求文档开始编码后, 你就需要做一些基础的项目管理工作了,包括跟踪交付物的进展、指出问题以及控制项目范围。
阶段五,开始测试。
随着各个功能的代码块陆续提交,实际产品逐渐浮出水面,团队的工作速度将会提高,测试团队也将开始全心投入测试。这一阶段虽不需要多少创造性,却依旧令人兴奋不已。作为团队主管,你需要主导bug的处理并慎重决定哪些可以容忍出现在版本1而哪些又必须在发布之前修复掉。
阶段六,你差不多可以准备发布了,不过在发布之前要清楚知道怎样才算成功,这就要求你建立一套衡量产品成败的指标。
让团队利用剩余工时来把这些指标纳入监控并搭建产品状态面板。当产品bug趋近于零时你就可以准备监控产品发布效果了。记得买好香槟放在冰箱里以备庆功时尽情畅饮。